协会首页|展厅首页|高等院校发明成果展区|创新工匠成果展区|青少年发明创新|综合展区
项目名称 技术分类 单位信息 第一发明人 专利情况 项目简介 发明创新点 产业化及市场应用

项目名称:防止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侧面闪络的液体绝缘材料

  • 清华大学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
  • 100084
  • 胡军
  • 13910512876

第一发明人

姓名 何金良 电话 电子邮件 hejl@tsinghua.edu.cn
区号 61000 邮编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高压馆301

其他发明人

孟鹏飞 胡 军 谢清云 李 伟 缪 奎

专利情况

专利类型 专利状态
申请号 授权日期 授权专利号
201310269340.X 2015-06-24 ZL 201310269340.X
201510998609.7 2018-09-14 ZL 201510998609.7
201510997799.0 2018-05-18 ZL 201510997799.0
201510996784.2 2018-09-14 ZL 201510996784.2
200910093141.1 2012-02-22 ZL200910093141.1
201611236592.2 2019-12-20 ZL 201611236592.2
201810314337.8 2019-10-28 ZL 201810314337.8
201510996805.0 2018-05-18 ZL 201510996805.0
201611018071.X 2019-02-26 ZL201611018071.X
201511017772.7 2018-12-07 ZL201511017772.7
参展目的

项目简介

电力系统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人工系统之一。电力系统规模巨大、设备价格昂贵。以氧化锌压敏电阻为核心的避雷器是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的关键设备。在电力系统电压等级增加、电网容量剧增、电力电子设备普及的新形势下,避雷器技术亟待突破技术瓶颈。采用传统的压敏电阻,导致超特高压避雷器高度剧增、电位分布难于控制,可控串补及直流断路器的能量吸收装置体积巨大。显著减小避雷器及吸能装置尺寸、改善避雷器整体电位分布的核心是提高压敏电阻电压梯度,难点是提高电压梯度的同时,也对压敏电阻沿面闪络耐压和能量吸收能力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项目组经过20余年系统性研究,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攻关项目支持下,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系统解决了提升压敏电阻综合电气性能的关键难题,在仿真分析方法,高梯度、低残压及大能量吸收能力的压敏电阻,老化机理及抗老化能力等方面取得多项技术发明创新成果,全面满足了电力快速发展对避雷器技术的需求。成果已在我国及6大洲46国的近千项电力工程中应用。 本项目制备的高性能压敏电阻阀片晶粒尺寸相比传统配方制备的晶粒更细、更均匀,相应的内部电流分布更均匀、阀片总体性能参数一致性更好,能有效解决多柱压敏电阻阀片并联的避雷器及可控串补和直流断路器多柱并联吸能装置的均流问题,已在泰开生产的10kV、100kV直流断路器及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生产的500kV直流断路器的吸能装置采用,并应用于珠海唐家湾三端柔直配网、张北±500kV高压柔直等重点工程中。 高梯度压敏电阻可显著减小避雷器尺寸,降低避雷器结构高度1/3以上,节省成本达20%以上,成果推广不仅给避雷器厂家带来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将节约宝贵的矿物质资源,间接经济效益巨大。 此外,该项目成果在大幅降低电力设备绝缘要求和造价的同时,还显著提高了高压电气设备绝缘安全裕度,从而大幅度提高电力系统安全性,减少电网故障风险和事故损失,具有更为巨大的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68篇,第一完成人何金良在张耀国际会议作大会特邀报告5次,项目成果在美国等46国应用,为中国电力设备技术走向世界、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做出重要贡献。

发明创新点

项目组经系统性研究,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突破了防止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侧面闪络的液体绝缘材料关键技术难题,取得技术成果如下: 1. 发明了采用稀土氧化物多元掺杂抑制晶粒尺寸、提升晶界势垒实现压敏电阻梯度参数调控技术。利用氧化钇掺杂在烧结过程中生成体积非常细小的尖晶石,在晶界层形成钉扎作用,有效地抑制了ZnO晶粒的生长,使得烧成的晶粒尺寸更小、更均匀,从而大幅提高了ZnO阀片整体的压敏电压梯度;同时利用稀土离子在晶界偏析形成表面态和陷阱,使晶界表面态密度增加,起到进一步提高ZnO阀片整体压敏电压梯度的作用。 2. 发明了以ZnO为主要原料、辅助添加Li+和Fe3+离子的高阻层配方,实现高梯度压敏电阻阀片沿面闪络耐压大幅提升。提出采用Micro-CT技术三维成像探测压敏陶瓷内部微气孔分布技术,发现侧面气孔率高是导致侧面闪络及侧面击穿的关键因素。利用Fe3+离子与Zn7Sb2O12尖晶石发生固溶,生成ZnFe2O4单晶,位于侧面绝缘层与ZnO压敏电阻的结合面上,通过强化本体与高阻层结合,填充压敏电阻侧面的微气孔,增强绝缘能力。 3. 发明了优化阀片微结构均匀性提升阀片通流容量的调控技术,通过超细研磨缩小造粒颗粒料粒径分散度以及优化喷雾造粒和烧结工艺参数,改善阀片微结构的均匀性,提升低残压阀片通流容量,采用Micro-CT技术三维成像表征微观气孔率及气孔分离程度来评估改进压敏陶瓷内部微结构调控效果。 4. 融合上述三方面成果,实现了高梯度、大通流能力的压敏电阻工业化生产,电压梯度最高达444V/mm、能量吸收能力超过350J/cm3,相比于传统阀片(电压梯度只有200V/mm左右,能量吸收能力约180J/cm3),梯度提高122%,通流容量显著提升90%,将GIS避雷器结构高度减小30%以上、制造成本降低20%以上。此外项目制备的高梯度压敏电阻晶粒尺寸相比传统配方制备的晶粒更细、更均匀,相应的内部电流分布更均匀、阀片总体性能参数一致性更好,能有效解决多柱压敏电阻阀片并联的避雷器及可控串补和直流断路器多柱并联吸能装置的均流问题,已在泰开生产的10kV、100kV直流断路器及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生产的500kV直流断路器的吸能装置中采用。

产业化及市场应用效益情况

项目成果在三家企业实现产业化。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与清华大学自2012年开始合作开展高性能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的工业化生产制备和推广应用,截至2018年底生产阀片超过120万片,装配到不同电压等级避雷器超过8万台,相关产品应用于国内近450余项输、变、配电工程中,以及包括美国、巴西、印度、澳大利亚、匈牙利、埃及在内40余个国家的220多项工程。国网电科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自2015年起将本项目相关创新研究成果逐步产业化生产,应用到了研发的国际首台/套±400kV、±660kV直流线路避雷器,以及其它电压等级氧化锌压敏电阻避雷器中,在青藏直流、宁东直流、宾金特高压直流等10余个重要输电工程中得到应用。此外,(南阳中祥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南阳中威电气有限公司自2015年起也陆续开展本项目高性能氧化锌压敏电阻技术的推广应用,截至2018年底累计生产交、直流避雷器用高性能氧化锌压敏电阻阀片520万余片,装配到不同电压等级高压避雷器超过1.6万台、中压避雷器50万台,在包括伊朗、厄瓜多尔、安哥拉、东帝汶等国内外大量输配电工程中应用。三家企业累计生产阀片640余万片,装配不同电压等级交直流高压避雷器9.6万台、中压避雷器50万台。 除了传统变电站和线路避雷器应用外,本项目制备的高性能压敏电阻阀片晶粒尺寸相比传统配方制备的晶粒更细、更均匀,相应的内部电流分布更均匀、阀片总体性能参数一致性更好,能有效解决多柱压敏电阻阀片并联的避雷器及可控串补和直流断路器多柱并联吸能装置的均流问题,已在泰开生产的10kV、100kV直流断路器及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生产的500kV直流断路器的吸能装置采用,并应用于珠海唐家湾三端柔直配网、张北±500kV高压柔直等重点工程中。 产品应用于6大洲46国及我国的近千项不同电压等级输变电工程,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为电力系统,特别是交直流特高压系统提供了可靠的保护。项目产品性能优异,具有很强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入会申请

版权所有:中国发明协会 京ICP备1302422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45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5号专家公寓6层 邮编:1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