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首页|展厅首页|高等院校发明成果展区|创新工匠成果展区|青少年发明创新|综合展区
项目名称 技术分类 单位信息 第一发明人 专利情况 项目简介 发明创新点 产业化及市场应用

项目名称:多海洋运载器协同导航方法和系统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
  • 150001
  • 徐博
  • 0451-82518741
  • hrbeu.edu.cn

第一发明人

姓名 徐 博 电话 82518714 电子邮件 xubocater@sina.com
区号 0451 邮编 150001 通信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

其他发明人

王潇雨 郭 瑜 王朝阳 王连钊 王权达 费亚林 李盛新 李 想 翟莜薇

专利情况

专利类型 专利状态
申请号 授权日期 授权专利号
CN201910177062.2 2021-05-11 ZL201910177062.2
CN201910033292.1 2022-06-21 ZL201910033292.1
CN201811534141.6 2022-03-18 ZL201811534141.6
CN202010196612 .8 2021-06-18 ZL202010196612 .8
NL2026221 2021-04-23 NL2026221
参展目的

项目简介

协同导航是目前中间层区域多自主式水下航行器最有效的导航方法之一,通常情况下,多AUV协同导航定位具有两种形式并行使和主从式(领航式),相对于并行式,主从式兼顾了导航精度和成本,成为多AUV协同导航研究的主要方向。 然而现有AUV协同导航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领导者跟随者方法中,若领导者较少,则需要对各个AUV都要求具有极高的机动性;若领导者较多,则避免了高机动性要求,但是每个领导者都需要配备高精度测量单元,从而产生高昂的成本费用。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现有研究大多设法提高单领导者编队的协同导航性能,但是单领航方案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考虑到水下的复杂环境,声学测距误差的等问题,合适的编队构型也是相关研究的重点方向。 本项目提出基于双运动模型的多海洋运载器AUV协同导航方法和系统,将AUV相对运动状态空间模型与双领航模式的多AUV协同导航状态空间模型相结合,保障了多AUV协同导航系统的协同定位性能,此外跟随AUV不需装备惯性导航设备和DVL,节约了大量惯性导航设备和DVL,降低多AUV协同导航成本、减轻重量,保障了多AUV协同导航系统的协同定位性能。 本项目自实施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1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1 年度中国航海学会技术发明奖项目二等奖等荣誉。 本项目参评人共计孵化了八个项目和合同的签订,获得发展部领域基金、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军科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增加科研合同额1228.5万元,此外,依据该发明的核心技术支撑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合同额1182.3万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新增合同额294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发明创新点

主从式协同导航系统中,领航AUV装备高精度惯性导航设备、多普勒速度计程仪、差分全球定位系统、水声通信设备等,跟随AUV装备低精度惯性导航设备、DVL、水声通信设备等。基于高低精度导航设备的传感网络,通过AUV间的相对测量与信息共享,实现整个编队的导航定位性能提升。 为实现跟随AUV没有装备惯性导航设备和DVL的情况下,还能够保障协同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在允许范围内,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针对以上思维,本参评项目通过大量的研发和改进提出了重大创新型的解决方案并围绕相关方案进行专利布局: 本项目以专利“ZL201910177062 .2 一种基于双运动模型的主从式多AUV协同导航方法”为项目核心基础专利,打破了单领航的局限性,创造性地将AUV相对运动状态空间模型与双领航模式的多AUV协同导航状态空间模型相结合,保障了多AUV协同导航系统的协同定位性能。通过建立跟随AUV与领航AUV间的相对运动状态空间模型,利用CKF估计跟随AUV与领航AUV的速度分量差值,建立双领航模式的多AUV协同导航状态空间模型,降低AUV系统配置的复杂性且节约了跟随AUV的内部空间、减轻重量。 为保障导航定位过程中,高低精度导航设备的定位性能、提高定位速率,本项目还做了以下研究工作: 项目专利“NL2026221 An improved multi-boat cooperative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MEMS ”通过建立正滤波模型和逆滤波模型,将测量航向的MEMS陀螺仪的误差扩展为状态向量,在滤波过程有效地对误差进行补偿,逆滤波可以重复使用已存储的一小段数据,不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显著提高滤波估计和计算机计算的速度。 项目专利“ZL201811534141 .6 基于声学测量网络的水下多AUV协同定位编队拓扑结构优化方法”在多随从AUV情况下,考虑了声学测距误差与距离的相关性,通过相应的概率密度,采用蒙特卡洛方法,结合退火思想的步进递推的策略,优化编队构型和位置布局,引入Metropolis准则,改善当局部最优解出现时迭代不再继续进行的情况,增加最终结果的精确性。 项目专利“ZL202010196612 .8 一种捷联惯导和多普勒组合系统标定方法”构建捷联惯导/GPS组合系统,通过坐标系转换关系的四元数描述方式对安装偏差进行建模,利用卡尔曼滤波技术进行状态估计,实现一种适用于SINS/DVL组合导航系统任意未知安装偏差角条件下的标定方法,标定结果精度高。 项目专利“ZL201910033292 .1一种基于多水听器提高多AUV协同定位性能的方法”,跟随AUV配置多个水听器,增加状态空间模型量测矩阵维数,降低AUV高机动性要求,通过EKF滤波方法,对跟随AUV定位,进而减少了多AUV协同导航系统中领航AUV的数量,降低了高精度测量单元的需求,节约了成本。

产业化及市场应用效益情况

自本项目产业化以来,为促进本项目技术的实施与运用,本项目参评人共计孵化了八个项目和合同的签订,获得发展部领域基金、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军科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累计增加科研合同额1228.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具体经济效益如下: 1、装备发展部领域基金“无人机集群智能相对定位与导航技术”项目合同额50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面无人艇惯导动态快速初始对准及编队协同导航技术研究”项目合同额55万元; 3、国防科技卓越青年科学基金“水下无人航行器多源智能导航与无缝定位关键技术”项目合同额500万元; 4、军科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水下人机混编系统编队协同导航技术”项目合同额400万元; 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水下移动组网的多AUV协同规划及通信方法研究”项目合同额60万元;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向受扰时滞AUV集群系统的复杂海洋环境下协同导航方法研究”项目合同额60万元; 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因子图理论的动态网络拓扑结构AUV协同导航方法研究”项目合同额60万元; 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QT航路规划和三维航迹自动控制仿真模块开发”项目合同额43.5万元。 此外,本项目技术已实施于中国人民解放军63983部队、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O五研究所昆明分部、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精卫海洋装备科技中心、青岛碧蓝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水下信息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等企业、研究所,值得一提的是,依据该发明的核心技术支撑哈尔滨哈船导航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合同额1182.3万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七研究所新增合同额2940万元。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入会申请

版权所有:中国发明协会 京ICP备1302422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645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甲15号专家公寓6层 邮编:10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