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暨南大学纳米硒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品
- 暨南大学
-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 510632
姓名 |
陈填烽 |
电话 |
13826256681 |
电子邮件 |
tchentf@jnu.edu.cn |
区号 |
|
邮编 |
|
通信地址 |
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
专利类型 |
|
专利状态 |
|
申请号 |
授权日期 |
授权专利号 |
CN201810117789.7 |
2020-01-17 |
CN108404142B |
CN201810094256.1 |
2020-03-17 |
CN108516964B |
CN201811305882.7 |
2021-03-19 |
CN109317083B |
CN201710058192.5 |
2020-06-09 |
CN106692181B |
CN201711006386.7 |
2021-04-02 |
CN107793410B |
团队一直专注于硒药物化学与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研究,在基于肿瘤化学特性的靶向药物设计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
基于肿瘤细胞靶标设计合成了多个系列的含硒化合物,如苯并硒二唑衍生物;并利用功能性多肽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靶向修饰,提高其对肿瘤的靶向识别效果。同时,利用纳米生物技术构建多种不同化学结构及形貌尺寸的纳米硒,进行功能化修饰和靶向设计,有效提升硒在肿瘤精准诊断与多模式治疗中的应用。团队还突破了纳米硒工业化大生产的关键技术,优化了其制备工艺、降低合成成本,实现纳米硒的快速高效、大规模、一体化合成,集反应-超滤-喷干于一体的智能化生产体系,日产公斤级纳米硒,满足市场供应与需求。目前主要生产定位于一种安全无毒的功能营养原料,该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国际上首家提供高纯度纳米硒的厂家,产品生产严格执行最高质量标准。
1)纳米硒-纳米粒径80-120nm,与传统的硒酵母片相比,更有利于患者机体对硒的吸收,在患者放化疗过程中,减轻治疗对身体产生的伤害,提高治疗效果,更有效地针对肺癌、肝癌、胃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癌症疾病的治疗。
2)独家包裹技术,突破技术瓶颈,防止颗粒聚沉,维持纳米形态。已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大规模制备多糖修饰纳米硒的方法及应用
3)硒纳米药物在临床的成像诊断与同步放化疗应用,基于纳米药物的康普顿效应与光电效应,实现纳米药物对临床用X射线的放疗增敏作用,抑瘤率提高至90%以上。
团队2项发明专利“具有抗肿瘤及抗氧化活性的苯并硒二唑衍生物及制备与应用”、“一种抗肿瘤药物载体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技术入股,成立了广东暨创硒源纳米研究院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学校作价450万占股45%。目前公司已研发出纳米硒胶囊、富硒蛹虫草压片糖果及富硒单丛等产品并推向市场,社会影响广泛;正在全面推进、研发的产品有纳米硒免疫佐剂、放射治疗增敏药物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社会价值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