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破了电池要绝缘膜包覆后才能进入后工序进行充放电的行业惯例,由于圆柱型锂电池,的正负极都在上端面,没有绝缘保护膜是非常容易短路的。所以通过正极保护盖板的设计,配合电池的托盘,正极保护盖板把需要充电的电池正极端子露出,不影响充放电,而且也保护了电池正极与负极不短路。
2) 根据测试样本电池在历次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及能量数据实时计算电池的极化电压增长率,并通过与标准数据库中的实验电池极化电压增长率的阈值比对,快速实现对测试样本电池健康状态的在线检测,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测试样本电池在历次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及能量数据,以充电总能量除以充电总容量计算得到电池在充电过程中的平均电压 以放电总能量除以放电总容量计算得到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平均电压 然后据此计算电池在每次循环过程中的极化电压;第二步:计算测试样本电池在第n次循环中的极化电压VP ,n相对于初次循环时的极化电压Vp ,0的极化电压增长率ΔVP ,n=(VP ,n-VP ,0)/VP ,0;第三步:将在线实时检测的电池极化电压增长率ΔVP ,n与标准数据库中实验电池在对应工作条件下测得的极化电压增长率的阈值ΔVP ,lim进行比对,来确定测试样本电池的健康状态:当ΔVP ,n<ΔVP ,lim时,判定电池健康状态良好;而当ΔVP ,n≥ΔVP ,lim时,即判定电池发生或即将发生失效;所述标准数据库中不同体系或不同型号的实验电池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极化电压增长率的阈值ΔVP ,lim通过实验测试或模拟计算获得。
3)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兼容型托盘,其特征是:包括托盘本体,所述托盘本体的底板上设置有放置圆槽,所述放置圆槽包括第一电池放置圆槽和第二电池放置圆槽,由四个第一电池放置圆槽和中央一个第二电池放置圆槽以及由四个第二电池放置圆槽和中央一个第一电池放置圆槽交替排布构成四方连续的兼容型电池放置结构,所述第一电池放置圆槽和第二电池放置圆槽底部设有充放电探针孔,四个第一电池放置圆槽或四个第二电池放置圆槽之间的相邻位置设有电池限位块。所述的圆柱型锂离子电池的兼容型托盘,其特征是:所述放置圆槽为等距间隔排列,横向摆放第一电池的间距和摆放第二电池的间距相同,同理纵向摆放第一电池的间距和摆放第二电池的间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