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中草药成分的功效研究与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
- 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路831号
- 510450
- 谢 君
- 18620968208
- http://www.wlj.com.cn/
姓名 |
黄晓丹 |
电话 |
66830466 |
电子邮件 |
691789232@qq.com |
区号 |
020 |
邮编 |
510450 |
通信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花二路831号 |
专利类型 |
|
专利状态 |
|
申请号 |
授权日期 |
授权专利号 |
CN201410720751.0 |
2018-01-19 |
ZL201410720751.0 |
CN201710696689.X |
2020-05-08 |
ZL201710696689.X |
CN201610826315.0 |
2018-08-10 |
ZL201610826315.0 |
CN201610826317.X |
2018-10-02 |
ZL201610826317.X |
CN201610370500.3 |
2019-01-15 |
ZL201610370500.3 |
CN201810168916.6 |
2022-01-28 |
ZL201810168916.6 |
CN201910375482.1 |
2022-05-06 |
ZL201910375482.1 |
CN201910375211.6 |
2022-05-06 |
ZL201910375211.6 |
CN201710134050.2 |
2020-11-17 |
ZL201710134050.2 |
一、项目背景
我国有着丰富的中草药原料资源,中草药的利用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国家规定的既可作为食品又具备药材功效的中药材高达110种,其中95%的药材属于植物类药材。当前,我国中药产业发展正面临着“在传统和现代中寻找支点,在传承和创新中全面发展”的挑战,需要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基础上,明确制约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补齐短板,推动我国中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制约因素就包括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研发脱离中医药理论指导,用量大小和配伍关系的确定无科学依据,产品功效不佳;二是产品质量控制不过关,源头把控差,产品功效性成分不清,存在非法添加化学药品、中药提取物等风险因子等;三是产品功能应用主要集中在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辅助降血脂、抗氧化等方面,产品功能过于集中,应用缺乏创新性,科技含量不高。
本项目围绕中草药组合的功效研究、质量控制体系构建和产业化应用等几方面展开了长期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通过与现代技术和经验相结合,把握中药材的作用部位和功效性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和临床经验,为大健康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项目的优势
经过长期深入研究和技术攻关,本项目取得了创造性技术成果。1)采用DNA分子鉴定方法,突破传统鉴定方法,创造性地开发了一条精准、高效、快速的鉴定路径,解决了本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性、共性的技术难题。2)开创凉茶产品指纹图谱鉴定的先河,填补了饮料产业缺乏鉴定标准的空白。为凉茶产品建立了UPLC和GC指纹图谱,全面地表征产品原材料、成品的质量状态,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3)研制出了多种中药组合物,并进行功效研究及临床验证,在现有配方基础上进行创新性开发和应用,实现了中草药的应用创新。
三、评价
多年来,该项目成果表现出突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文明效益。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2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发表论文6篇,形成1项国家标准和5项国家标准;2022年,曾庆孝等专家对凉茶植物饮料制备与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给出科技成果评价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项目形成了以凉茶饮料、克感、七星茶等产品为核心的产品体系,其中凉茶产品在饮料行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6.25%,位列全国第一;2020年,克感利咽口服液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认定为COVID-19轻型患者治疗推荐药;
产品和技术分别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广东省食品行业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1、利用样本特异性对药材样本进行DNA测序鉴定,实现了精准、高效、快速的鉴定路径
通过专利[1],以药材溪黄草的基原植物的序列为DNA模板,进行样本DNA测序鉴定,利用ITS2序列对溪黄草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定,建立了王老吉凉茶原料及常见的混淆品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该体系存储了7种王老吉常用中药材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参考序列,包含王老吉七味药材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668条,psbA-trnH序列356条,总计1024条。真正实现了对王老吉常用中药材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快速、准确识别,确保王老吉凉茶原料正宗、稳定、一致。解决了本行业亟须解决的关键性、共性的技术难题。
2、建立核心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实现从源头到成品的质量监控。
(1)通过专利[2]建立指标性成分的分离纯化体系,实现产品检测标准化。以甲醇水作为洗脱液,经AB-8型和HP20型大孔树脂过滤,在液相色谱检测监控的条件下,以Sephadex LH-20凝胶与反相C18硅胶柱为固定相,使凉茶中间品中的成分在色谱中分离,经收集合并,纯化得到的17种指标性成分的高纯度单体化合物,稳定性高,最高纯度可达98%以上。
(2)通过专利[3]、[5]采用HPLC-MS检测技术,构建HPLC指纹图谱。选用C18色谱柱,以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在不同的洗脱梯度下,将王老吉凉茶中多种成分高效、高速地进行分离,以前期纯化得到的17种指标性成分单体化合物为标准品,随后配合高精度的质谱仪检测,对王老吉凉茶中多种成分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分析王老吉凉茶成品中主要化学成分的保留时间、分子式以及ESI-MS产生的主要碎片离子,共分离了29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4个,其中主要化学成分为酚酸类、黄酮类和皂苷类。
(3)通过专利[4]构建GC指纹图谱,把握产品挥发性成分种类及含量。以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选用化学性质稳定且对其他化学成分的峰面积无干扰的棕榈酸为内参物,以聚乙二醇类聚合物为固定相的毛细管色谱柱作为固定相,确定了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以及整个构建过程中各步骤的最优参数,通过梯度升温的方式,将凉茶中的挥发性成分在气相色谱图中表征,建立能够较好表征王老吉凉茶中间品挥发性成分质量的指纹图谱。
3、创新了传统中成药和凉茶产品在大健康领域的新应用。
针对核心产品王老吉凉茶、克感利咽口服液、小儿七星茶等传统产品进行成分及组合物的研究,通过专利[6]-[10]创新在抗病毒、抗炎症、改善生理功能、抗应激作用、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带领市场向预防、保健、康复等分化方向发展。
自项目市场化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应用于药品、保健品或食品产品上,广泛销售于食品、医药行业。
近三年经济效益详细情况如下:
2020年年销售收入78966.46万元,利润:5521.60万元;
2021年年销售收入86478.27万元,利润:6364.06万元;
2022年年销售收入86675.70万元,利润:6121.43万元;
本项目技术主要在参评单位王老吉集团中应用,2020年11月,广州王老吉食品有限公司获得专利ZL201610826317.X的专利实施许可,许可金额2860万。项目自实施以来,推出了凉茶、小儿七星茶、保济丸、保济口服液、广东凉茶颗粒、克感利咽口服液等多个国内知名产品,销售额均过亿,经济效益显著。截至目前,凉茶产品在饮料行业市场占有率46.25%,位列全国第一,已连续6年获得凉茶饮料中国品牌力指数排行榜第1名。
通过产业化应用,科技成果得以落地实施。建立了凉茶评价行业国际标准,构建了多种重要组合物配比及产品检测指纹图谱,相关技术成果在实现了的实施和转化,技术主要应用于产品的开发和质量检测中。相关标准已成功应用于行业内大型企业,解决了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显著提高产品合格率和有效成分的保留,受到一致的认可。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培育出一批知名品牌和企业;同时还要健全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中药质量管理,重点强化中药炮制、中药鉴定、中药制剂、中药配方颗粒以及道地药材的标准制定与质量管理。本项目构建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在整个行业得以应用推广,引导行业规范化、科学化生产,为中药质量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